在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下,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創作「文化記憶」系列影片,本資料「黨外雜誌」為《阿伯,好強。一個臺灣阿伯的民主運動小史》創作過程中所蒐集關於攝影師邱萬興的素材之一,包含兩張照片,並於口述歷史訪談影片中以資料照片呈現。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臺灣民主運動歷程中所發行反國民黨文化霸權的雜誌。黨外雜誌的存在,是見證臺灣走向言論自由的證據之一。美麗島事件以後,黨外雜誌慢慢越來越多,本支影片的訪談對象─邱萬興攝影師─表示:「那時候很多同學幾乎都投入黨外雜誌的美術編輯工作,我比較慢,大概是從1985年開始,因為當時的《八十年代》需要一個美術編輯人才,才一頭就栽進去編黨外雜誌。那時候黨外雜誌大概64頁,一開始的黑白稿、圖片、文字都要用手工去貼、在三更半夜去編。美編人員通大概都是晚上七、八點就進場,天亮就要編完。而且那時候編黨外雜誌薪水不高,一個禮拜就編一個晚上,大概一千五百塊,所以一個月大概六千塊左右。同時,黨外雜誌很多時候可能還是編一編就被『警總』查禁。所以在編那些文章的時候其實要很小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