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雲林山線社大、斗六太平大街協會、雲科大文資系、全國社大促進會台灣藝術協會及民意代表等團體,共同籌組「雲林溪文化聚落聯盟」,以眾人之力,帶領聯盟成員、社大師生與社區民眾關心、監督與推廣雲林溪水環境治理與生態人文教育等事宜。
斗六市容變化與具有系統性的規劃,多於日治時期開始,因此查找該時期相關資料有助於了解斗六市與雲林溪的歷史。在1906年1月23日《臺灣日日新報》的〈斗六近況〉報導中,則詳細記錄了斗六的基本資訊與都市規劃。斗六市在縱貫鐵路開通後,開始快速發展,相關單位已準備好土地即將興建斗六廳舍,預定地旁占地六百餘坪的斗六市場(線斗六中央市場)也即將完工,此外,涵蓋總務、稅務、警務的官舍及第一區街庄區長事務所也在興建中,由報導可知斗六市正快速發展。
山線社大在專業講師的帶領下,陸續從舊資料中查找出與斗六相關的紀錄,並將相關資料加以整理、比對後,於網路平台公開,方便社大師生從網路平台學習斗六歷史,也建立與社大師生及在地居民的良性互動,部分公開的歷史資料也引來了地方耆老的分享,相較於文獻,居民的分享更生活化,也協助較年輕的學員透過今昔對比的方式認識斗六歷史,在課堂之外促進網路平台更即時與多互動的共學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