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溪源自古坑東和,流經斗六市區,於大北勢匯入虎尾溪,雖非壯闊大河,卻是見證歷史的城市之河,歷史上也可見許多與雲林溪相關的史料與記憶,不失為觀察斗六地區發展的側記。
西川滿,為日治時期臺灣的詩人、小說家、書籍裝幀家,1908年出生於日本,1910年便隨父親來臺,長年在臺灣生活,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其文學創作多與臺灣風土民俗相關,出版作品眾多,為日治後期,臺灣文壇領導者。〈雲林記〉最初刊登於西川所主導的雜誌《文藝臺灣》,於1941年3月出版,後收錄於單行本《赤崁記》中,於1942年出版。
〈雲林記〉第一章「斗六大橋」,首先說明今雲林地區的地名流變,日治以前,該地舊稱「雲林」,地勢險峻、盜匪猖獗,日軍平定匪亂後,改名「斗六」,唯一保留舊名者,為從該地邊緣的墓地,綿延至大崙製糖會社的「雲林川」(今雲林溪),橫越雲林川的便是木造的斗六大橋。
作者描述一月的某日早晨,佇立於斗六大橋上,往東方眺望陳林氏寶宅邸的景致,以及隨當地居民入內參觀的所見所聞,文中並附有自斗六大橋拍攝的陳林氏宅邸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