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於清朝中葉(乾隆3年,西元1738年)的龍山寺,雖然是由福建安海龍山寺分靈而來,早期是福建三邑人的信仰中心,但歷經清代、日治時期與民國等時代的變遷,漸漸融入在地文化,與民間信樣的道教合而為一,慢慢也擁抱各種族群,成為台灣最重要的寺廟之一。建寺以來伴隨艋舺人每一個晨昏,為在地人重要的信仰中心,也是信眾心靈寄託的所在。民國88年12月,艋舺龍山寺建寺260周年紀念。國曆12月4日至12月11日,龍山寺援例舉辦為期一周的護國祈安大法會、護國植福拔度超薦大法會(兩壇聯合)同時於11月5日上午11時,舉行建寺260紀念暨後殿重修慶成典禮。此照為長年來龍山寺服務的效勞生們與黃欽山董事長、慧印法師之合照。效勞生的志工制度也是龍山寺長期賴以維持寺廟如常運作的靈魂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