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於清朝中葉(乾隆3年,西元1738年)的龍山寺,雖然是由福建安海龍山寺分靈而來,早期是福建三邑人的信仰中心,但歷經清代、日治時期與民國等時代的變遷,漸漸融入在地文化,與民間信樣的道教合而為一,慢慢也擁抱各種族群,成為台灣最重要的寺廟之一。建寺以來伴隨艋舺人每一個晨昏,為在地人重要的信仰中心,也是信眾心靈寄託的所在。民國68年年底,欣逢艋舺龍山寺建寺240年紀念,於國曆11月26日至12月2日,擴大舉辦為期一周的建醮慶祝紀念活動及護國祈安大會。當時特地在三川殿前搭設紀念棚架,廟埕廣場則擺放香爐,展現出與平日截然不同的氛圍。當時龍山寺雖然不像現在各國觀光客紛沓而至,但龍山寺建寺240周年這樣的大事,對於在地人來說也是重要而值得慶賀的時刻,因此來參拜的人潮也是川流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