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作拍攝懸掛在鐘樓內的銅鐘,是具有悠久的歷史價值的重要文物。這座銅鐘鑄於清同治四年(1865年),高度約為1.7公尺,寬度約1.1公尺,外部刻有「淡水艋舺龍山寺觀音佛祖」的字樣,鐘身四面刻有佛教《華嚴經》裡的重要四句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此外,當年鑄鐘時龍山寺的董事代表、官員、船戶、商號等都詳細雋刻於鐘身上,見證艋舺龍山寺悠久長遠的歷史。
黃適上,為業餘攝影家、艋舺文史工作者。1971年出生於艋舺河岸露天歌場「河乃莊」,祖父黃春生為艋舺龍山寺董事,艋舺地方聞人。2007年起展開艋舺文化研究與調查,舉辦各式在地文化課程、講座及導覽活動,籌組志工組織。2010年舉辦「真艋舺攝影展」,2015年受文化部邀請赴馬舉辦「西京鏡頭下-黃適上攝影個展」。黃適上鏡頭聚焦在地文化觀點,從對家鄉的熱愛、理解與探討裡發出關注與憐惜,以主觀的人文價值轉化為直覺的創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