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系列作品拍攝龍山寺內處處有古代文學,寺廟文學主要在闡明佛門深意,並禮讚佛祖,多為宗教聖詩。一般來說,一組詩文完整由三部分組成:一為詩文本體;第二是詩人及書家落款,有時也有年代;三有出資敬獻者,這部分是重要的文獻資產,反映當代社會仕紳與重要捐獻者,有能力在廟宇奉獻者多為早期社會名流賢達與富商。
黃適上,為業餘攝影家、艋舺文史工作者。1971年出生於艋舺河岸露天歌場「河乃莊」,祖父黃春生為艋舺龍山寺董事,艋舺地方聞人。2007年起展開艋舺文化研究與調查,舉辦各式在地文化課程、講座及導覽活動,籌組志工組織。2010年舉辦「真艋舺攝影展」,2015年受文化部邀請赴馬舉辦「西京鏡頭下-黃適上攝影個展」。黃適上鏡頭聚焦在地文化觀點,從對家鄉的熱愛、理解與探討裡發出關注與憐惜,以主觀的人文價值轉化為直覺的創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