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甘露寺老樹及歷史建物會勘

台中市文山社區大學長期關注大肚山生態保育議題,除積極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外,在課程的引導與設計上也積極融入大肚山議題,希望引發學員對公共事務的熱忱與參與。秉持激發學員參與公共事務的熱忱而努力,於課程的引導與設計上引發學員對公共議題的關心,除延續社區營造人才的培育外,更鼓勵社大講師從課程位置思考如何與在地文化特色結合,社大也努力讓學員有機會接觸到社區營造、環境守護、河川保育、臨終關懷等公共議題。


甘露寺日治時期地名為「茶亭仔」,為臺中海線與臺中盆地往來旅客駐足休息處,當地具有豐富的生態資源。102年3月9日大肚山學社及台中市政府都發局黃服賜副局長邀集了都發局、農業局、文化局相關業務人員一起會勘,並討論保存策略。會勘之後決議由當天參加人員發起推動「甘露寺地區文化生態保存區」,大肚山學社並接受台中市都發局委託進行甘露寺生態資源調查報告,調查報告涵蓋甘露寺地理資源、人文歷史、動物資源及植物資源調查等,並提出甘露寺周邊風貌改善及維護評估調查報告及對策與建議。在大肚山耆老的支持、台中市政府的指導,還有大肚山學社夥伴及其他一起打拼的單位與個人的群策群力下,相信善願總會成真。

基本資訊

  • 地點-地址
    甘露寺
  • 地點-縣市區
    臺中市
  • 撰寫者
    蔡靜宜
  • 貢獻者
  • 地點-緯度
    24.1935284
  • 地點-經度
    120.5971719
  • 演出者/主要人物
    吳金樹
  • 時間起
    2013/03/19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