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白毫烏龍茶色素含量與品質相關之研究

圖為刊載於臺灣茶業研究彙報26卷,由陳俊良與陳國任共同發表之「白毫烏龍茶色素含量與品質相關之研究」研究論文。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為了解不同等級之白毫烏龍茶中各種茶葉色素含量差異,並由色素含量是否可以成為判別茶葉品質的一個指標。試驗結果顯示,不同製茶者利用同一批的茶菁(經小綠葉蟬危害)製作出來的白毫烏龍茶,其葉綠素及類胡蘿蔔素等各色素之含量與品評成績並無顯著相關。而依據2005、2006年(民國94、95年)不同等級之白毫烏龍茶優良茶比賽樣品,其葉綠素含量與品評成績呈現顯著負相關,推測葉綠素含量或可作為白毫烏龍茶品質好壞的一個參考指標。

試驗分析結果顯示,從製茶比賽所取得的茶樣,其茶菁被小綠葉蟬叮咬的程度相近,製成之白毫烏龍茶的葉綠素及類胡蘿蔔素含量,與感官品評成績並無顯著相關。而從優良茶比賽取得的茶樣,其茶菁被小綠葉蟬叮咬的程度差異較大,製成之白毫烏龍茶的葉綠素含量與感官品評成績呈現極顯著的負相關。

因此,葉綠素的含量可作為白毫烏龍茶品質好壞的一個參考指標。爾後若能針對不同叮咬程度的茶菁,以相同製茶人員、製茶過程所作出之白毫烏龍茶進行色素含量之變化與感官品評成績之相關分析,或能更進一步分析葉綠素含量多寡與白毫烏龍茶感官品評成績之關係。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賴正南
  • 貢獻者
  • 資料來源
    臺灣茶業研究彙報26
  • 時間起
    2007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