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文山社區大學長期關注大肚山生態保育議題,除積極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外,在課程的引導與設計上也積極融入大肚山議題,希望引發學員對公共事務的熱忱與參與。秉持激發學員參與公共事務的熱忱而努力,於課程的引導與設計上引發學員對公共議題的關心,除延續社區營造人才的培育外,更鼓勵社大講師從課程位置思考如何與在地文化特色結合,努力讓學員有機會接觸到社區營造、環境守護、河川保育、臨終關懷等公共議題。
106年辦理教師暨行政人員研習工作坊,參訪有時基地,整座建築由大自然與二手材料搭建而成,在有時壞掉的東西經常是人造的,而自然提供的建材總是屹立不搖。有時的協力造屋經驗讓人驚豔,有時是實踐夢想的地方、是生活的實驗室。萬物皆有「有時」,創辦人林中翊跟我們分享有時如何走出框架,動手協力造屋搭蓋自然空間;並在這自然的角落裡共學共享共食,練習順應時節的安身之道:依賴愈少、自由愈大,成為你想在世界上看到的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