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朱健炫攝影家拍攝於民國70年代的重光煤礦場,場景為紀錄女礦工工作的模樣,正準備安排礦車變換軌道,以利後續牽引作業,而地面上的泥濘,顯示出礦場的午後,礦工們腳穿雨鞋行走,是重要的工作裝備。女礦工身上裝備服裝述說著女工一生的辛酸血淚,在荒山僻壤,夏天像火爐般悶熱,卻無法在煤塵裡稍歇口氣;冬天中寒風颼颼中,依然在冷冽的捨石山上拼命。嚴峻環境下,有人幾近臨盆仍在推煤車,有人月事來了也不得休息,卻只換來一日二十五至四十元的薪資,這些辛勞非現代人可以體會,但對她們來說,若能讓家庭經濟減輕負擔,甘之如飴。
照片為垂直縱向取景,大光圈、 淺景深,搭配長鏡頭望遠端對焦,將對焦點對於礦工身上,因焦段差,使背景影像呈現模糊,凸顯前景主題人物,長鏡頭的使用,使視野壓縮,產生更為顯明的空間縱深感。強化前後景差異,讓畫面更顯立體,使觀看者更能注意到照片主體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