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照片為朱健炫攝影家於民國75年拍攝於海山煤礦。場景為為礦工們居住區域,稱之為十三棟工寮。
朱攝影家認為礦場的場景描述不應該侷限在工作場域,日常生活的場域記錄,才能更全面地將礦場的歷史脈絡敘述清楚。
工寮的組成就像傳統合院建築,由一排排建物緊鄰設置,就像眷村般,居民能互相照應、關係非常己密。工寮內的配置主要為兩棟建物間設計有中間如傳統建築中的子孫巷廊道,廊道兩旁各有四開間房舍,每開間一戶約三至四坪,每戶約住六至八人,成員包含礦工夫妻,爸媽和三至四名孩童。可以說環境相當拮据。但也促進家人間的情感連結。
海山煤礦的工寮規劃得很整齊,相對其他礦場,設施還算不錯,不過如今未能保存實在遺憾。
照片為垂直縱向取景,小光圈、深景深,搭配廣角鏡頭廣角端,以大景紀錄為主,線性構圖記錄下工寮聯外道路,馬路上剛好有隻小狗溜搭,使單純的環境照豐富了生命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