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54年(1965)12月,臺北縣舉行一年一度的茶葉剪枝比賽,縣長蘇清波親臨現場主持,同行人員正在茶園中參觀茶農工作情形。
茶葉為臺北縣特產之一,尤以文山茶區所產之茶葉最為出名,其產地包含了深坑、坪林、石碇、平溪、烏來、新店、雙溪等地,早在清治時期,北臺灣就是臺灣茶最大的生產與出口地區,當時為了運輸茶葉而開闢茶路,也因茶產業的興盛,帶動了沿路區域的地方繁榮。
日治時期,日本人在台設立了茶葉試驗場,並引進半機械的製茶設備,於昭和年間臺灣總督府開辦的「茶業傳習所」,教授特別針對臺灣地區氣候、土壤、地形等因素整理出的茶葉相關知識與技術,培養一批專業茶農,光復後所舉行的各項茶種育苗、採摘、剪枝、製茶等技術競賽概念,也多源自於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