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治時期的板橋郵便局

照片為日治時期所拍攝的板橋郵局,拱型紅磚門廊上的招牌標示著「板橋郵便局」。

早在清乾隆年間便已開發的板橋,位於新北市西方,舊稱為枋橋、擺接,早年板橋一帶原為平埔族擺接社聚,後於清治時期,漢人遷徙來台後逐漸形成新的聚落。而中華民國的郵政系統,最早可追溯至清代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於光緒14年(1888)所創設的新式郵政。明治28年(1895)台灣割讓日本後,日本人在台廣設郵便局,當時在隸屬於台北州海山郡的板橋也有設置,明治33年(1900)5月所設的台北郵便電信局枋橋出張所,就是板橋地區郵政的開端,隔年,改為枋橋郵便電信局;明治39年(1906)變更為枋橋郵便電信出張所,兼辦新莊出張所的業務,次年又再度改回台北郵便電信局枋橋出張所,並兼辦電話業務。大正4年(1915)時其名稱變為枋橋郵便局,大正9年(1920),隨著枋橋地名變更為板橋,郵局的名稱也改為板橋郵便局;日本統治末期昭和16年(1941),改為特定板橋郵便局,地址設置在今府中路69號。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板橋市志(1988)。新北市板橋區公所。
  • 撰寫者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創作者
    不詳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年代不明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