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鶯歌街聯合男女青年團進行稻米試作之情形

照片為昭和15年(1940)11月,鶯歌街聯合男女青年團舉行查閱並進行稻米試作時的情形。

日本將臺灣視為熱帶經濟作物和糧食的生產地,積極推動農業改革。這樣的農業改革深入地方,各地的青年團尤其扮有重要的角色。

青年團成立於民國10年-20年(1920年代),原先功能是對出社會的青年進行再教育,涵養公民道德。當時在許多鄉間地方,青年團代替了正規學校,發揮教育青年的功能,特別是昭和5年(1930),總督府公布了「青年團體設置標準」,將「研磨實際生活所必須之技能」列入指導要項,用意在教導青年習得豐富的農業知識,促進了農業的發展。要項中包含讓青年耕作試作地。試作地來自於官有地的授與或轉讓,有心人士的捐贈或無息借與,試作時要先擬定詳細的經營計畫,提出整年努力的方向,依據農作物的栽培製作設計書,耕作時要採取輪班制,收成後也要嚴格計算收支,作為該作物適不適合種植的標準。還必須與地方的學校、役場、農會、農事試驗場等保持聯絡,得到專門技術人員的指導。總督府利用這樣的方法,教導青年學習農業知識,成為戰爭時期糧食增產的方式之一。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創作者
    不詳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昭和年間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