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昭和15年(1940)6月17日當天進行愛馬行進活動時的情景。
當時臺灣養育馬匹的觀念還不普遍,養馬的目的是為了為戰爭做準備,在街昇格慶祝活動中舉辦此項活動的用意在讓居民對馬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並評估將來對馬的飼養計畫。當時的鶯歌街總共飼育了21匹馬,活動時先在樹林的潭底廟(現今的濟安廟)集合,接著從位於樹林町的街役場開始,經過樹林酒工廠、山仔腳再繞行到鶯歌町之後才解散,參與遊街的馬匹都可以得到牧草加菜金。
昭和15年(1940)3月,當時的鶯歌庄長蔀辰太郎向臺灣總督府遞交了「街昇格」申請書,總督府根據鶯歌庄的戶數、人口、面積、財力、衛生、教育、交通、街衢狀態及將來的發展性等各項參考基準評估之後,於同年6月發表了同意鶯歌由庄升格為街的決定,由是鶯歌由庄昇格為街。由於該月適逢始政紀念日,鶯歌庄遂成立了「街升格祝賀準備委員會」,準備在6月17日當天與始政紀念日一起展開慶祝活動。由庄昇格為街,對鶯歌的居民來說是一件喜事,整個慶祝活動宛若國家級慶典,除了有對街治功勞者的表揚大會,還有園遊會、相撲大會、變裝遊行、提燈遊行、愛馬行進及店鋪裝飾比賽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