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昭和9年(1934)6月鶯歌庄防護團進行特種演習時的紀念照片,照片裡防護團配給隊負責食物補給的團員,正在為進行特種演習訓練的團員們準備伙食。
昭和6年(1931)9月,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與中國的緊張情緒逐漸攀升,為防範未來可能發生的戰爭,日本政府開始在本土各地組織防護團,實施民間防空演習訓練。不久,台灣也跟隨日本本土的腳步,昭和9年(1934)4月開始在各地由民間組織防護團,進行各種預防戰事的應變措施演習。防護團通常由市街庄為核心,由市尹、街長或庄長擔任防護團長,役場助役擔任副團長,內部分為工作隊、配給隊、救護隊及宣傳班等組織。防護團的特種演習,著重於受空中攻擊時之各種情況演練,並指導民眾組織防護團,普及防空思想及訓練防護辦法。訓練內容包含事前之防空偽裝以及遭受空襲時之處理辦法,也有受到毒氣攻擊時的處理練習,以及緊急避難所和防毒室的使用方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