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上雖然無法具體看出年代,但昭和15年(1940)6月時,為慶祝鶯歌庄昇格為街,庄役場展開許多慶祝活動,相撲比賽即是慶祝活動之一。 當時分別在樹林派出所和尖山公學校各舉行了一場,分成壯丁團、青年團的成人組,以及公學校學生的兒童組,參加者共計190人,照片極有可能是當時的慶祝活動。 相撲是日本的傳統國技,日治時期時透過學校教育的體育課程傳進臺灣。
一般來說,相撲是公學校四到六年級的課程,學校會設置相撲部或道場,指導學生練習相撲,也會在校內舉行比賽,由各班選出選手一比高下,優勝者可代表學校和其他學校比賽。相撲在日治時期是相當受到歡迎的運動,不僅在學校,地方政府也會在春、秋兩季舉辦相撲競賽,尤其是民國20-30年(1930年代)之後,體育課除了強健身體外,還多需符合「皇民精神」,劍道和相撲更成了不可忽視的國粹運動。照片為日治時期鶯歌地區的戶外相撲亭,涼亭中央堆高成一個圓形土坵平台,形成一個同心圓的比賽空間,參賽者在場內比賽,其他人可在場邊觀賽,旁邊也可見相撲比賽規則。
相撲比賽是地方上的盛事,男學生們光著上身進行相撲比賽的情景,讓當年鶯歌街頭增添了一些青春氣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