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照片為民國105年由王新衡所拍攝與提供,田川石炭歷史博物館安蘇龍生館長(左一)與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的龔俊逸館長(右一),在平溪線的十分車站附近施放天燈,天燈上寫下兩館交流順遂等意涵的祝福。台灣的煤礦文化資產長年透過新平溪園區與日本、歐洲等國際交流下,逐漸建構為台灣與世界煤礦文化合作的窗口。以台日的煤礦文化交流為例,在日本田川石炭歷史博物館的與新平溪園區深度交流下,兩地跨域聯展了台日煤礦文化展覽。新平溪園區每年透過礦工回娘家系列活動,以世界記憶「山本作兵衛炭坑紀錄畫」的展演啟發了台灣退休礦工對煤礦文化保存的意識,同時促進平溪與瑞芳礦業耆老開始以山本畫作的圖文作為煤礦記憶保存之參考依據,因此台日煤礦國際交流對於台灣煤礦記憶保存產生極大的啟蒙作用。安蘇龍生館長是日本煤礦文化保存的前輩,畢生投入煤礦文史保存工作,晚年更是關注於台日煤礦文化交流,順利與新平溪園區簽訂友好博物館協定,為台日煤礦文化保存的交流奠定穩固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