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瑞三鑛業救護隊競賽過程照

照片拍攝於民國70年代,拍攝地點於瑞三介壽堂,提供者為復興礦領班周朝南,照片中為瑞三礦業所組織的救護隊訓練競賽過程,舉行操救護隊操作救援、器具使用流程,增加救護隊員對救災的熟悉度。

瑞三鑛業救護隊於民國73年加入海山煤礦鑛災搶救,其中瑞三鑛業救護隊第一班復興礦救護隊班長周朝南提及海山煤礦發生礦災時,鄰近的礦場如土城、鶯歌立刻抵達支援搶救,雖瑞三鑛業也於礦災當天便抵達海山煤礦救難指揮中心進行報到,但由於救護隊眾多,瑞三礦業被安排於第五天支援行動,礦災搶救黃金期為第一、二天,時間越久搜救行動困難度便提升。當時於礦災現場救護隊目標任務為至少搜救到一位礦工工人,當救護隊找到一位礦工工人,將工人抬出坑道後便可結束任務離開礦坑。但如果救護隊一直無找到認為礦工工人,救護隊便會於搶救的坑道中不間斷的進行搜救,持續搜救六個小時才會進行救護隊交接。救護隊六人一組為搜救時最佳組合,如果找到已過世的工人大體,通常為將大體裝入袋子,四個人分別抓住袋子四個角落抬出坑道,若為兩人找到大體則必須等到礦車進入搶救坑道才能運出大體。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周朝南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瑞三鑛業公司
  • 撰寫者
    李依倪
  • 創作者
    周朝南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存放位置
    新北市瑞芳區瑞三本坑旁展示室
  • 時間分期
    民國70年代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