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種植鳳梨的工人

臺東糖廠為增加鳳梨原料,池上農場於民國47年(1958)8月展開拓墾,面積380公頃,池上農場開墾後,由於水源不足,只能先種鳳梨。鳳梨是耐旱之經濟作物,非常適合生長於河川地,唯連續種植鳳梨容易導致病蟲害,因此採與甘蔗輪種。在開墾之初先種鳳梨,經4年採收2季果實後,植株加以砍碎,作為覆蓋地面材料,之後挖溝種甘蔗,經3年採收2季甘蔗後,再周而復始,種植鳳梨。圖右方形箱內係鳳梨苗,左方油桶內裝石灰水,供鳳梨苗種植前泡藥劑。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ISBN 978-986-00-8513-6:客情:東移池上客家情(2006,黃學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發行),頁94。
  • 撰寫者
    高逸豪
  • 貢獻者
  • 創作者
    佚名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