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民國50年代進口的茶樹主要綠肥作物-魯冰(黃花羽扇豆)的種子桶

本照片為魯冰的黃花羽扇豆甜味種的種子桶。適合在當時主要茶區(苗栗以北),作為冬季綠肥作物,由行政院農委會茶業改良場前身的農業試驗所平鎮茶業分所,進行繁殖推廣。

民國50年代,相對於茶菁與茶葉之價值,化學肥料的價格佔生產成本比重相當的高。因此,推動茶園內種植綠肥作物,以減少對化學肥料之依賴性。經試驗證明,俗稱魯冰的黃花羽扇豆,最適合在當時主要茶區(苗栗以北),作為冬季綠肥作物,因此引進種子,由茶業改良場前身的農業試驗所平鎮茶業分所,進行繁殖與推廣工作。當年希望綠肥作物能多功能使用,故引進可供飼料用的甜味種,以及一般牲畜不太喜歡食用的苦味種。由於平鎮茶業試驗分所在1968(民國57)年改制,故此桶有超過50年歷史。平鎮茶業試驗分所經過幾年繁殖後,最終只留下苦味種,主要因為苦味種較耐病蟲害;此外,因為當年茶園使用牛耕犁,據說甜味種魯冰被耕牛吃光,所以才完全消失。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陳右人
  • 貢獻者
  • 時間起
    2020/02/12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