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裕煤礦礦址位在新北市新店區青潭双坑地方,由礦權所有者蔡木𣏌與同夥人合夥經營面積約九四公頃的礦場。礦區煤層屬於中新生代中部系統,煤層稍有變化,於中層厚度0.30m處生產煤種普通燃料煤。
民國41年10月本坑由原礦權者李耿開坑,名為七星長豐煤礦,六年後將礦權讓出給蔡木𣏌先生並於隔年改名為勝裕煤礦。民國51年11月本層斜坑無法再繼續開採,於是將勝裕煤礦價讓給正和煤礦。五十年代主要開坑地在主斜坑一坑,通常會以卡車八公里送至新店車站。
本坑於民國60年正式停工,停工的主要原因不外乎是因為當時代的礦業經營困難。臺灣煤礦的興衰史密切與市場結構改變有密切關聯,民國五六十年代臺灣經濟起飛,連帶影響臺灣電力公司以及各大需煤公司的需求量大增,在煤礦無法穩定提供、人員成本增加、臺灣鐵路電氣化的情況下,價格低廉的燃料油成為最佳替代品,尤其是民國53年政府不再核定煤價,等同於煤礦的價格由產銷雙方議定更不易牟利,造成許多工礦公司倒閉和減產。勝裕煤礦是一個例子,民國五十年代減產到六〇年關閉礦坑,曾替新店區帶來的經濟效益,仍可在新店區青潭双坑地方遺留的礦業遺址想見一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