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益煤礦股份有限公司礦址位在新北市土城區清水地方,礦區面積約有八五公頃,由民益煤礦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本坑礦權,鄧東安指導經營。民益煤礦煤層屬中新生帶中部系統,含煤帶頗有變化,五十年代可採中層厚度0.5m,本層厚度0.4m的普通燃料煤。
民國45年8月劉欽榮向工礦公司承讓礦業權開鑿志昌煤礦,兩年後劉欽榮退出合辦,並推鄧東安為礦業代表人,民國50年9月礦區即分割成甲乙兩區,甲區改為民益煤礦。五十年代主要開採地乃主斜坑一坑和又斜坑一坑,使用卡車將煤礦運送045km至板橋車站。
煤礦產業在民國時期促使當地的經濟發展不置可否,然而隨著開採年數增加,坑道越採越遠、越挖越深,煤層厚度由厚至薄且逐漸面臨溫度增加、熱水湧出、礦源匱乏等問題,當時臺灣當局的採煤技術必須克服這些惡劣環境,才能創造成績斐然的經濟結果。考究民益煤礦曾在地方上的互動,現場遺留下的產業遺址可略知一二,如山坡地一間炸藥庫房與周圍防爆土堆,是當時開坑所用、山谷間的電線桿則是提供礦廠運作的電力設備,興建時使得清水地帶山區亦有電力可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