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拍攝於新平溪煤礦第一聯絡道,拍攝於民國100年8月26日,照片拍攝者為礦場安全主管周朝南,新平溪煤礦發生礦災後隔天,礦務局派員視察與鑑定礦災原因,照片中右側拿著捲尺者為張家棟,正在進行落磐區域的範圍測量,右二胸口揹著檢測器者為當時的瑞芳中心主任,右三為礦務局檢查員。
周朝南提及由於岩石掉落處其實是較安全的區域,柴架已經被擠壓於石塊下方,礦務局視察過程中,礦場安全主管會於旁邊進行當日救災的說明與現場如何決策等補充說明,讓礦務局官員更加了解礦災情形。
照片拍攝於新平溪煤礦第一聯絡道,拍攝於民國100年8月26日,照片拍攝者為礦場安全主管周朝南,新平溪煤礦發生礦災後隔天,礦務局派員視察與鑑定礦災原因,照片中右側拿著捲尺者為張家棟,正在進行落磐區域的範圍測量,右二胸口揹著檢測器者為當時的瑞芳中心主任,右三為礦務局檢查員。
周朝南提及由於岩石掉落處其實是較安全的區域,柴架已經被擠壓於石塊下方,礦務局視察過程中,礦場安全主管會於旁邊進行當日救災的說明與現場如何決策等補充說明,讓礦務局官員更加了解礦災情形。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