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赤崁張家與紫菜採集

「張百萬」三個字最早出現在林獻堂先生所著的《灌園先生日記》。1933年(昭和8年)10月3日,上午9時45分,林獻堂在吳秋微、蔡培火等人陪同下,搭乘壹岐丸到澎湖,晚間六時十分下錨。林獻堂先生雖然寥寥數語提及張百萬之祖厝,然而顯而易見當時已有張百萬的故事流傳於民間。1918年7月3與4日《臺灣日日新報》,分別刊出日文〈海底の銅塊 澎湖沖より發見〉及漢文〈發見海底銅塊〉:「去月中澎湖通梁腳及吉貝嶼中間,瀨淺潮退之時見有銅塊纍纍,右係數百年前,有載銅船舶,沒於海底者,其後腐蝕,僅遺銅塊,目下漁船日有十數艘,向前撈取,引上者不下二千貫,現下澎湖廳正調查發見者為誰云。」吳培基教授引用上述報導認為:這些銅塊外觀與黑金極為相似,又發生在北海姑婆等無人島,或許即為張百萬撿黑金致富的文本。這是極為有趣的歷史聯結與想像。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許玉河
  • 創作者
    許玉河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8/07/19
  • 媒體類型
    文件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