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拍攝於新平溪煤礦五層西平巷,拍攝於民國100年,拍攝者為擔任礦場安全主管周朝南,照片中坑道並非落磐,屬於坑道封坑久、矢木腐爛導致碎石掉落,此種坑道較好改修,一天進度可達二至三米,坑道改修評估舊有坑道的圓拱支撐能夠持續沿用,因此沿用坑道圓形支撐添加矢木,地面軌道有進行新枕木的鋪設,預防軌距被撐開而無法使用,右側的塑膠管為高壓風管,用於鎬煤機擊碎石頭所用,左側的安全支柱為過去舊有坑道的支柱。
復採工程的坑道改修,會將礦車推入坑道,主要用於載運工具以及改修坑道所需的材料,並且載運廢石與泥出坑進行棄置,照片中的圓形鋼拱屬於臺陽系統的風格,過去曾於瑞三擔任礦場領班的周朝南表示,瑞三系統則會使用三節支撐或水泥支柱進行坑道支撐架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