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拍攝於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坑內九百公尺處,拍攝時間為民國100年,拍攝者為礦場安全主管周朝南,新平溪煤礦距坑口九百公尺處有一舊三層西片巷道,封坑後遭落磐掩埋,照片中為礦工正在進行舊坑道的復舊工程,片巷道底發現過去用磚砌的風門以及右上方的保安柱,如果從下方清除廢石,過去風門的磚塊便會隨之掉落並不困難清理。
周朝南描述右上方的煤炭層稱呼為「保安柱」,可能是過去專屬風門的保安柱,保安柱的意思為故意於煤巷口留下一條保安柱撐住岩盤,只要沒有將裡面的煤炭挖掘出來,沒有破壞讓新的空間出現,岩盤的盤壓就不會很大也不容易落磐,但在民國70年末期,各地礦坑開始封坑與收坑時,大部分的礦場由於考量到未來也不會再採礦,無須顧及礦場安全,便將坑內的保安柱也一同採掘販售,此處保安柱還存留有煤層較為少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