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拍攝於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風坑,時間為民國99年,拍攝者為當時的礦場安全主管周朝南,照片中為風坑一百八十一至六米處的柴架架設完成狀況,柴架所支撐的空間為落磐後產生的高落,如果沒有運用柴架將岩磐撐住,岩石容易於再次釋放磐壓時落磐,即使再次落磐也能因為有柴架支撐而不會瞬間落磐,落磐時坑木承受壓力斷裂時也會發出聲響,讓聽見聲音的礦工有逃跑的時間。
柴支架的結構為下方三節支撐,於三節支撐上搭設先進支撐使底平穩,底若不穩將會使柴架架設過程中倒塌,柴支架的搭設技術為兩根木頭與兩根木頭橫縱交疊時的四個交錯點,又被礦工稱呼為「四點金」,四點金若能穩固堆疊將能讓柴支架承受極高的壓力,若四點金沒有疊好,承受壓力則會打折,周朝南描述每次看到柴支架架設好總會讚嘆:「礦工就像地下的工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