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拍攝於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坑內,照片拍攝於民國99年,此處為坑內第二聯絡道的風坑內,照片拍攝者為當時擔任坑內安全主管的周朝南,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為全臺灣煤礦封坑後,經營者決定復挖煤礦的礦坑,礦坑復挖必須改修坑道、開發煤層以及整理廢棄已久的礦坑,需仰賴經驗豐富的老礦工進行坑內整頓,拍攝照片時為周朝南與其他礦工一同搶通礦坑的風坑。
照片中的坑道並無太大改修,沒有太嚴重的落磐、原先的圓拱支撐還能使用,因此繼續使用原先的圓拱支撐,但於圓拱支撐上進行不規則的井支架架設用於岩盤支撐,圓拱上進行不規則的井支架架設只有在新平溪煤礦坑內能見到,周朝南表示只有在新平溪坑內能看見許多沒有按照應有程序與規格所整頓的坑道,因為廢棄坑道的整頓與大量生產的礦坑會遇到的情況與目標有所不同,因此若想看到因應臨時搶通而彈性變化的各種支撐,只有在封坑多年後決定復採的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坑內能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