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拍攝於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第二聯絡道風坑內,照片拍攝於民國99年,此處為第二聯絡道往山上風坑處二十米處,照片為當時擔任園區安全主管周朝南所拍攝,照片中的位置雖為風坑內,但實際位置為落磐後的風坑內,正常的風坑道路在落磐後被岩石堆滿,周朝南與其他礦工踏在落磐後的岩石上方進行風坑搶修。
風坑搶通以清除岩石、讓人員安全通過為原則,希望以最快的速度與低成本搶通風坑,待風坑搶通後恢復排風功能後,再回頭進行符合規格的風坑搶修。照片中的風坑可見右側岩盤上寫著二十,為安全主管周朝南為了方便記錄每日工程進度與坑內位置而寫上,緊急搶通的坑道中可見搶通過程中,礦工們順著岩磐角度使用坑木進行三節木支撐坑道,緊急架設人可經過的道路,照片前方左側可見使用坑木支撐岩盤,於木頭與岩磐中間使用撐板將岩磐進行支撐,此種坑木與撐板的搭配使用稱為「安全支柱」,可於過去採煤工於採煤面支撐時見到,過去採煤工於採煤面採煤時,每採煤一立方公尺就必須進行一個安全支柱架設進行岩磐支撐確保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