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拍攝於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坑內,此處為坑內八百公尺的第一聯絡道風門外,照片拍攝於民國99年,拍攝者為當時擔任安全主管周朝南,照片底端為關住的風門,風門打開可通往一千一百公尺的第二聯絡道,平時若無使用則會將風門緊閉預防坑內風走短路跑到山上風坑,若無將風門緊密讓風從風坑跑走,將導致坑內氧氣量不足,風門只有在人員行走或者礦車經過時才會將門打開,通過後會立刻關閉,坑內底處為廢棄礦車暫放於此。
礦坑中為了使空氣流通,一定會建造抽風坑與排風坑,有些坑道設計風坑、有些坑道則會於主坑道旁設計管卸,讓空氣可透過管卸排風,安全管理員或領班會透過風速測量確保坑內氧氣量,若風門打開導致空氣不足則會暫時停工,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使用風坑設計,風坑可從主坑道約走八百公尺便可抵達山上的風坑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