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坐著的為邱添貴其餘為學生。邱添貴,日治明治43年(1910)生於屏東竹田。祖籍廣東蕉嶺,十七世祖雲軒公約於清嘉慶20年(1815)渡臺,定居阿緱(今屏東縣竹田鄉),開墾田園,耕地約五百公頃。其後,隨家人遷來臺東。九歲時,父親過世,母子二人,相依為命。母親以經營粄條(面帕粄)維生。大正13年(1924),邱添貴自臺東公學校畢業。大正15年(1926),自臺東公學校高等科畢業,隨即考上臺南師範學校。
大正16年(1927),邱添貴自臺南師範學校畢業,被分發到臺東廳都鑾公學校(今臺東縣東河鄉都蘭國小),任「教員心得」月薪24圓。次年,月薪26圓。都鑾公學校的學童,全部是阿美族子弟,邱添貴為了教學和溝通上的需要,勤學阿美族語,能以流利的阿美族語和學生溝通,教學非常成功。自臺東到都鑾公學校,需經過卑南大溪,因交通不便,只能騎腳踏車到都鑾。平日,則住在學校宿舍,一個月回家一次。有一年,颱風過後,卑南溪水暴漲,邱老師掛念家中老母,於是扛著腳踏車渡河,卻連人帶車被洪水沖走,幸好被路人及時救上岸,始免於難。因邱添貴係家中獨子,母親不放心他遠至都蘭任教,遂辭去教職,一時間,沒有適當工作,曾到臺東製糖會社當臨時工,做苦工搬石頭。一個月後,以優異成績錄取擔任大阪商船臺東辦事處(櫻組)會計兼出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