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文山社區大學以『終身學習』、『社區深耕』、『公共參與』為辦學理念及校務發展主軸,期以學術生活化、知識在地化,營造全新且多元的終身學習社會。透過如斯的辦學理念,結合社區資源與人力,營造社區居民共學平台。每學期活動及講座的規劃主要由環境正義與環境倫理切入,以淺山生活技能的培訓思維融入城市環境教育的推動,將大肚山議題與環境教育互相結合,營造具在地特色的地方知識學。透過講座建立學員與社大討論及對話的空間,在對話的過程中,尖銳與包容並行,讓與會者能從講座參與的過程中尋找不一樣的公民社會的想像。
106年春季公民素養講座『氣候變遷下一個中橫山村的產業轉型-實際案例分享』,介紹開闢中橫的北杯們在村子裡留下了幾棟水泥屋舍和石砌梯田,他們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定居山上繼續耕種,卻牴觸了國家公園的保育目標。一群東華大學的師生們,試圖從原來的高山農業中找到與環境雙贏的第三條路,提供願意走進山林,走向自身心靈丘壑的人們一個新的可能......洛韶藝創工坊,創作者在這個雲霧裊繞,峭壁巉巖的情境中,在這些萬物欣欣向榮的山林野地,靈光乍現,化為不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