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維,從小到大在宜蘭長大的在地青年,大學與研究所離開家鄉,到嘉義求學,畢業後選擇回家鄉工作,投身休閒農業產業協會工作。也曾經到澳洲、日本從農業相關工作。近年來,子維自行創業,從小在菜市場長大的他,發現全台灣的傳統市場式微,因此他開始推廣宜蘭菜市場文化,將傳統市場介紹給年輕人,學生等,讓大家重新認識傳統市場,他也用他中英日文的語言優勢,將台灣的菜市場介紹給世界各國的朋友。除了菜市場的推廣外,子維也投入農業生產,用友善農法種稻、種蔬菜,是個標準的半農半X的宜蘭年輕人。
訪談逐字稿節錄:『
春夏秋冬如果去分不同節氣的時候 做不同的加工品,
其實這是 就是一個節氣的依循,
那這些東西基本上就是我們在不同季節收成的某一些東西總是會過盛,
過盛之後當然最直接是做加工品,
那剛好村子的長輩要做我們跟著一起做 同時把這些東西學起來,
那學起來之後其實這經驗又可以回到學校裡面去教學生重新在DIY 甚至把農村故事講一次,
所以就回到原本講的 其實農業不會只是只有生產 還有生活面的影響,
然後他不只食 食衣住行的每個面向都有連接,
所以我們把衣住行育樂其他面向在把他擴成他的一些知識變成活動,
可以讓我們的課程二十四節氣裡面 甚至春夏秋冬都有一定的內容可以去上課,
但上課過程之中 其實講農村歸農村 回到菜市場裡面更直接,
這裡面不管節慶 什麼節氣的時候 你在市場的攤位上就可以感受到 他跟我們生活中的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