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護我耕牛

澎湖居民,多在每年在春雨過後開始耕種花生,鄰居之間總會互相幫忙。由於並不是每一戶人家都有耕牛,因此耕作的模式乃由飼養牛隻的家戶開始犁田播種,待完成後,再移往下一戶人家。通常可以在一個星期之內完成耕種。耕種期間,這些家戶則共同提供牛隻所需的飼料飲水與照顧。等待花生田收成後,大伙也將花生藤提供給牛隻的主人家,作為牛隻過冬的飼料來源。牛,在過去的農業社會,確實如同家人一般,甚至於比家人還重要。民國40年代,澎湖縣政府制定保護耕牛宣傳週,設立耕牛保護站:「限制屠宰耕牛、耕牛登記檢查與輓車牛隻保護」等政策。屠宰公會在宣導周期間自動停宰,並勸導民眾節食耕牛。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許玉河
  • 創作者
    許玉河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2019/10/27
  • 媒體類型
    報紙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