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刊載於1975年(民國64年)臺灣省茶業改良場民國六十四年年報,由該場執行之「半發酵茶一貫自動機械改良」計畫之成品感官品評結果比較表。
在1975年(民國64年),茶業改良場針對當時的半發酵茶一貫自動機械進行部分零組件的改良如下:(1)過去攪拌機(或稱浪菁機)中間有旋轉軸,浪菁作業容易卡茶菁,茶改場改成筒兩端支持,降低卡料之可能。(2)控制給葉機入炒菁機之投料與停止。(3)炒菁機之溫度自動控制(4)炒菁完之茶葉後投入揉捻機之自動控制。(5)揉捻機之出料設計控制,如揉捻時間及茶葉下料門之開發。(6)揉捻後輸送解塊及送至乾燥機時間之控制。
在機組改良完成後,進行一貫生產之試製,並做官能品評分析,結果顯示一貫作業製造之包種茶感官品評之品質優於手工製造者,烏龍茶則兩者幾無差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