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治鑛五十年-侯硐鑛場光復後

日治後期,因為適逢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政府調閱許多臺灣民眾到前線戰場上打仗的關係,造成人力上的不足與產業發展的停擺,像是原以進行大規模開採的瑞三本礦,從原本煤礦產值萬噸產量的礦坑,因為多數員工被政府徵召及一些人員深受瑞方五二七事件影響之下,便開始生產停擺,直到民國34年8月25日自臺北監獄釋放後與其弟弟們及員工重新投入煤礦事業的生產,建設許多煤礦產業設施,例如:鑛業所、辦事處和輕便鐵道,員工福利設施,例如:礦工宿舍、員工福利社、福利餐廳、運動場和開設復興礦、瑞平大斜坑等斜坑,侯硐地區的煤礦發展原是為個人式礦業主自行經營,後由基隆炭礦株式會社予以整併收購,以承租方式招商經營,直至國民政府時期瑞三鑛業公司自臺灣工礦公司購買下侯硐礦場後,才成為地方企業發展模式。

基本資訊

  • 取得對象
    瑞三鑛業股份有限公司
  • 管理者
    周朝南
  • 資料來源
    瑞三鑛業公司
  • 撰寫者
    鄭宜佩
  • 創作者
    李建興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68/03/15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尺寸
    26.9*19.5cm
  • 存放位置
    新北市瑞芳區光復里柴寮路95號
  • 材質
    紙張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