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19世紀末期處於動盪之中的鯉魚潭地區來說,宗教帶給村民們一股撫慰人心的力量,可能基於此原因,再加上早期英國基督教長老教會藉由醫療來傳道,使許多民眾較容易接受外來的宗教,因此1871年左右,鯉魚潭內社與鄰近大社地區的巴宰族人紛紛放棄傳統以及漢人信仰而改信基督教。
時至今日,村內已無人親自經歷這段時期的歷史,不過根據清末苗栗地區的文人吳子光(1817-1883)所著的《一肚皮集》,還能找到鯉魚潭地區巴宰族人改信基督教的蛛絲馬跡:「……右所記皆番本俗,自言結繩以來,皆遵守不變。因同治中,??夷航海誌至者,以耶穌之說聒群番,番大悅,遂將神主斧以斯之,竟至廢祀……。」村內耆老潘玉妹生前也常提到,她年幼時,祖母潘氏沙芒曾對她說:「咱巴宰族在改敬拜基督教之時,各家戶就把他們所祭拜之神明、神主牌、香爐、香籃等,拿到庭院用柴刀或斧頭剖開,用火燒毀並廢祀」。這段耆老的口述訪談,也證實了吳子光書中所描述的景況,生動地呈現出19世紀末巴宰族人從祖靈信仰或漢人民間信仰,改信仰基督教的歷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