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文山社區大學位處大肚山東側、筏子溪西側,台中縣市合併,大肚山從都市的邊陲地帶一躍而為大台中的核心綠帶,但不論是邊陲或是核心綠帶,社大既扮演推動公民社會的平台,希望和關心這塊土地的社區民眾一起保護大肚山僅存的自然綠地,讓土地上的的芸芸眾生有生育繁衍的足夠空間。
102年起本校透過氣候變遷環境教育計畫探索劇烈氣候對大肚山地區的影響以及適應性的在地水土保持、水資源應用的可能方式。以大肚山的角度重新思索大台中所需要的氣候變遷適應方案,嘗試以郊山學的思維來融入城市防範水患發生的環境教育可能性,並將大肚山的在地水資源利用進行環境教育的結合。
講座邀請張豐年醫師以『淺談台灣水患』,探討不當的河川整治,才是台灣始終無法淹水惡夢的主因。張豐年醫師長年觀察台灣各地的淹水問題,他認為台灣主要河川因為上游築壩土石淤積,下游缺乏泥砂補助河床下刷,才會導致許多堤防橋墩面臨侵蝕掏空的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