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中壢高中莊敬樓之建築工法

中壢高中原址曾是日治時期中壢神社的舊址,中壢神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台灣光復後,遭到拆毀的命運,原址成立中壢高中。民國一百零二年改隸更名為「國立中央大學附屬中壢高級中學」。中壢高中輔導室所在的「莊敬老樓」,是本校最老的建築。老樓初建於民國37年,並未命名。民國68年拆除平房的部分,建了「莊敬樓」;列財產清冊時,把老樓登記為 「莊敬樓一」,而新建部分登記為「莊敬樓二」,老樓至此才「母以子貴」,有了名字。老樓原本是行政中心,二樓當作校長室。校長室遷走後,先後當作圖書館、專任教師辦公室、教務處。六十餘年來風雨寒暑,嚴重斑駁。民國88年,921大地震席捲臺灣,隔年花費了兩百餘萬元整修,而滲水老化仍未能解決。民91年,教育部派人鑑定各校老舊校舍,以老樓有危險之虞,擬議拆除。民國94年,獲得政府補助經費,四月份動工進行修繕,八月份完成。現今莊敬樓一樓為健康中心與體育科辦公室,二樓為輔導室與教師研習室,為中壢高中校內歷史最久的建築物。莊敬樓牆面先以紅磚砌成,再以三合土(用於結合材料的一種灰漿,成份含有生石灰、砂及土,依一定比例搗勻加水成糊狀)搭配絨毛灰漿(為石灰與絨毛攪合製成,用以填補縫隙)塗佈而成。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撰寫者
    余金龍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