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下,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創作「文化記憶」系列影片,本資料「收容所的狗狗類型」為《八大汪汪的秘密》創作過程中作為輔助解釋與狗相關的素材之一,並於影片中以訪談片段的字卡圖像進行呈現。
收容所裡狗狗的類型:收容所裡的狗狗,有的是被棄養、有的是被救援,其中類型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型;第一種是因為牠會害怕所以躲在最裡面的,有時候這些狗狗因為太害怕了,甚至會出現一些攻擊行為;第二種是喜歡跟人接觸的,因為收容所很多是用網子圍起來,牠會把鼻子督出來,想要跟人互動、或是想要被摸;另外還有第三種,是牠看到人就開始叫、狂吠,一旦有人靠近牠,牠就開始露牙齒,告訴人說不要靠近我。這三種狗狗之中,除了親人的那一種─通常是飼主帶去丟的─另外兩種都是在被捕捉過程,受到傷害,看到人就產生害怕的感覺──牠們覺得人類很可怕,所以有些會躲起來、有些則會兇狠地吠叫,因為恐懼而呈現的防衛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