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下,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創作「文化記憶」系列影片,本資料「嘉義忠義十九公廟」為《八大汪汪的秘密》創作過程中作為輔助解釋與狗相關的素材之一,並於影片中以動畫影像重繪呈現。
清乾隆51年(1786年)12月初,林爽文圍攻諸羅城,城裡官兵無法抵禦,只能閉城苦守,後因諸羅縣民李甲等民兵相助,才得以退敵。之後林爽文等往南逃竄,李甲等兵民乘勝追擊,但至烏山頭賊寨卻不幸遇伏,李甲所飼之犬負傷奔至臺南府城,以頭撞府衙門,示意求援,待知府得知其意後,便由靈犬領路,率軍馳援趕赴烏山頭。然而,待援軍來時,李甲等十八義士皆已遭殺害,就在眾人將其埋葬之時,靈犬竟瘁死,彷彿希望與主人共生死。當時諸羅知縣為了表揚李甲等及靈犬義行,而取名為「十九公」。直到現在,義犬公對信徒請求找回失犬或找回失車的依然特別多,所以該廟香火相當興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