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里壠支廳

關山鎮原名為「里壠」(Lilong),起源於阿美語,意指當地「紅蟲」很多。里壠成為關山地方行政中心首見於大正4年(1915),當時以里壠為中心點,架設電網警備線及警用電話線,同年更設立「里壠支廳」管轄。大正9年(1920)里壠支廳併入臺東支廳,大正12年(1923)再度設置,轄有鹿野、里壠、新開園三區,昭和12年(1937)里壠支廳改為關山郡,里壠庄改稱關山庄,關山郡包含了現今臺東縣的池上鄉、關山鎮、海端鄉、鹿野鄉、延平鄉等五個行政區,關山是這五個行政區的核心市街。里壠市街在日治時期快速發展,由於是關山地方的行政、警備中心,再加上職警員及其眷屬帶動了消費、文化、教育的發展,使里壠成為縱谷南段重要的中心。在交通方面,里壠有鐵路車站及公路客運站的建設,也是來往山地部落的重要關口。產業上,日治時期有製糖、製腦、咖啡、紙漿產業,戰後有農墾、木業、紙業、香茅產業。產業帶來了移民,里壠市街也隨人口增加受益。民國35年 (1946) 1月25日成為臺東縣關山區關山鄉,初期關山區轄有三鄉,即關山鄉、池上鄉、鹿野鄉。同年4月與新港鄉改制改名為里壠鎮與成功鎮,關山區管轄區域新增二鄉,共轄一鎮四鄉。現今為遺跡在關山分局後,警察史蹟博物館周圍仍可找尋。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臺東縣關山鎮中正路27號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047977
  • 所在地-經度
    121.160642
  • 是否開放
  • 所在地-名稱
    關山鎮
  • 現況
    現為關山分局後警察史蹟博物館周圍仍可找尋遺跡
  • 資料來源
    ISBN 978-986-05-0314-2:片羽永恆:臺東縣文化資產老照片集(2016,原鄉興業企劃小組撰稿,臺東縣政府,臺東縣政府),頁22-25。
  • 時間分期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昭和年間
  • 撰寫者
    高逸豪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047977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1.160642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臺東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關山鎮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中正路27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