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約拍攝於民國80年(1991),圖中是王韻華與母親在新店的合影。王韻華的父親來自台東大武鄉排灣族部落,母親則是新店閩南人,這在民國600年代(1970年代)少見的跨族群婚姻。在經濟起飛的當時,父母分別投入建築業與家庭代工,提供兩個孩子穩定的經濟基礎,在新北新店置產定居,提供給他和姐姐愉快的童年,但同時,韻華的母親卻也因為長期外部的偏見而罹患憂鬱。王韻華回憶道,母親一方面樂觀參與各種志工組織,但另一面卻自卑於自己出身礦工貧困家庭以及深刻化在意識中對丈夫原住民身分的貶低,有時罵孩子時脫口而出"你們這種原住民的劣根性",但也同時與孩子敘說著各種社會偏見的艱辛歷程,韻華與母親分享情緒也分享經歷。她說,母親在憂鬱中早逝,但母親的故事驗證著當代族群無法開放性地看見彼此文化差異,裡解彼此文化的悲劇過程,而作為原住民與閩南人混血的第二代,她期待這個社會能透過文化的相互理解而早日破除這種世代傳承的文化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