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約拍攝於民國68年(1979),圖中薛興家帶著孩子們在鶯歌家門前留影。薛興家出生在新竹關西,是家中長子,十幾歲就選擇來到鶯歌擔任陶瓷注漿學徒,鶯歌陶瓷產業的發展自民國49年(1960)後仍持續成長,機械化引入與量產的技術吸引外地學徒前來工作。薛興家從學徒做到師傅,並娶了鶯歌當地的女孩為妻,就此置產定居。然而長子常被家庭賦予更大的責任,除了自己立家外,仍得幫忙關西老家膳養弟妹,提供照片的薛宇凡回憶父親當時景況,每月發薪的薪資袋沒開封,跟著薪資明細條就得寄回關西老家,只要有個叔叔結婚,圖中鶯歌的房子就得抵押再到銀行貸款,但母親也不是省油的燈,家庭手工以及市場標會總能互相協助拉拔大家長大,社會對於長子長媳的期待是早年農村社會多子女情況下為了家庭經濟而延續的文化,近代核心家庭的子女數不多,長子長女的文化期待也漸漸失去物質基礎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