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約拍攝於民國76年(1987),薛銘琦大壽之時和孫孩們在新竹關西的老家合照。照片提供者為新北市鶯歌區民薛宇凡,他回憶道,爺爺薛銘琦祖籍在福建,民國38年(1949)時隨著國民政府軍來到台灣,軍隊退伍後轉職成為警察,和新竹客家庄的奶奶結婚立家,父親是家中長子,所以國校畢業後就到了鶯歌當陶瓷工廠學徒,漸漸成為師傅後也與鶯歌的母親結婚,但由於母親是家中唯一女孩,為了傳遞香火,只好拜託生下的子嗣需有一人跟母姓。這讓祖父母相當生氣,因此也將出生的二姐帶往新竹關西撫養,讓父親謹記薛家的源頭。這是漢人文化家長權制下所產生的生活現實境況,隨着移民第二代的成長與社會對於多元發展和父權制度的反省,宇凡從移民的心理和家庭經濟互助的角度重新理解過往,原本不甚親近的祖父母同樣是自己成長的根源之一,他重新認識新竹客庄文化,體會爺爺作為移民者立家的心境,聯繫起故鄉和屬於自己一部分的客家源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