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拍攝於民國108年(2019),位於新北土城的傳統市場攤商。圖中市場不大,以私人土地出租各攤商擺攤,收取租金、清潔與車輛管理等費用。攤商如圖中的貨車,於早上到批發市場批貨針對社區擺賣,到傳統市場最常聽到的就是客人和攤商間的叫價,也會聽到攤商和熟客之間噓寒問暖、對於食材和烹飪的各種建議。這是傳統市場的尋常風景。台灣的攤商多無營業執照,另一方面所賺取的利潤相對薄弱,這是由社區長久組成的買賣場域,成為某市場的攤商往往也意味著不同關係的連結。早期傳統市場常因為約定俗成的狀態而有著舊、臭、污水流滿地的一般印象,隨著地方政府以輔導代替取締的方針,將清潔納入管理並維持社區與市場間的區隔。而市場現代化的聲浪近年來在都市常聽到,如何將攤商的利潤、社區的關係以及現代管理等證照多方考量納入,仍只是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