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社區迎媽祖的日期都不相同,主要原因也是為了不同社區的廟方,能夠互相支援,甚至互相邀請對方到自己的廟內,請吃一頓飯主要是礦工們的互相交流方式。
瑞芳市區迎媽祖的日期,通常會訂在農曆3月23日,四腳亭、雙溪也都不同日期,而猴硐地區通常會以農曆8月15日開始迎媽祖。比方說,當瑞芳社區在迎媽祖的時候,猴硐地區的廟方也會派人手來支援。在此同時,也會不同的社區聚在一起,就能藉此有所互動交流。這種不同社區的廟方相互請客的現象,也是一種友誼的象徵,也代表猴硐居民愛熱鬧、海派的個性。
由於猴硐的地形狹小,所以有很多居民住所都是依山傍河而建。階梯高低起伏,有時加上下雨,路況不甚良好,對於迎媽祖要扛神轎的陣頭來說是相當辛苦的。
迎媽祖要走踏山中小徑,在狹小的巷弄以及石頭砌的階梯穿梭,有時還得要過橋,這些路程考驗著陣頭與信眾的體力。
神明會繞經社區每一條道路保佑民眾,猴硐居民會將香案擺在門口,並敬備清茶、水果食品、蠟燭等待陣頭與神轎,當神轎經過家門前,居民就會和陣頭換香,並將這些香恭敬插在門前案桌的香爐裡,祈求保佑全家,迎媽祖所帶來的心靈力量,富足了礦業小鎮每個人的心。
迎媽祖也是小朋友最開心的時候,因為拜拜的時候。總是少不了豐盛的菜餚以及各式食品,在當時大家手頭都不寬裕的年代。只有在拜拜的時候才會端出最好的菜餚三牲。在此時陣頭通常會舉辦舞龍舞獅、大神尊、鼓樂隊來慶祝十分熱鬧,迎媽祖不論對大人還有小孩,都是相當備受期待的日子。
猴硐地區的居民,在每年農曆8月15日,就會開始舉辦神明遊街出巡,每年都要到瑞芳媽祖廟邀請媽祖神尊,也要到關渡請關公神尊一同參與盛會。頭家共有6位,每年當年的爐主都必須要透過擲筊的儀式選出爐主、頭家,中爐主的人要殺豬公,準備供品及傳統的陣頭樂隊,頭家也要準備供品,家家戶戶都會準備供品邀請親朋好友到家裡請客、看熱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