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猴硐地區內店仔商店店窗門板,所在地址為猴硐地區「內店仔」,即柴寮路約27號到71號之間路段。
猴硐火車站前方商店聚集地稱之為「外店仔」,往南中段現今第三停車場稱之為「中店仔」也是商店聚集處之一,整個猴硐聚落,越往南越有「內」的感覺,因此最南端的商店街便被稱為「內店仔」。
「內店仔」早在清代便已形成,是三個商店街最早開發的商店街,提供行經淡蘭古道行人、山內的居民採買食物及用品等等,都是在「內店仔」採購,有了礦坑之後也成為礦工上下班時順道採購食品零食日用品雜貨的所在。店家建築構造多為房屋前半段作店鋪使用,店舖的後半段才是居住空間。
在「內店仔」每一戶人家都是店面販賣雜貨食品日用品服飾,門面窗戶皆為木造,窗戶使用木板一片一片組合起來,每日早晨開店時就將木板一片一片拆下擱置一旁,每個窗戶都架出木板架擺放商品,每個窗戶都是販售口,所以當地人稱之為「店窗」,晚上收店時就將木板一片一片拼組回去。因為每一片木板大小不一致,故寫好了順序 拆跟收都照著順序不會亂,不會合不起來。
圖所示的木門的東側編按了號碼東壹、東貳、東叁……一直到東拾壹,西邊店窗也是一樣的方式編排號碼。但是因為木板年代久遠已經毀損嚴重,現在內店仔居民家裡已經都看不見這樣的店窗了。


